最近总听到一种论调,说什么"男人没对象就是因为穷""没车没房活该单身",把感情这事儿简化成了菜市场买菜似的——价高者得。这话乍一听挺唬人,细琢磨却透着股子市侩味儿。要我说啊,脱单这事儿要真这么简单,那些开豪车住豪宅的公子哥儿早就妻妾成群了,哪还轮得到他们在夜店买醉?
我认识个做房产中介的老张,四十出头才讨着老婆。当年他可是标准的"三无人员"——没存款、没房子、连辆电动车都是二手的。但人家追起姑娘来那叫一个真诚,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姑娘单位门口等着,就为送份早餐;姑娘加班他陪着,下雨天送伞从不迟到。最绝的是有次姑娘重感冒,他愣是熬了三天小米粥,用保温杯装着送到家门口。现在两口子过得挺好,老张事业也有了起色。你说他当初靠的是豪宅豪车吗?分明是那份把对方放在心尖上的诚意。
反观我表弟小王,家里给买了套学区房,开的是三十多万的车,相亲自诩"优质男",结果见面就显摆房产证,一顿饭的功夫把相亲对象当简历筛选,嫌这个学历低那个工作不稳定。两年相了二十多个,现在还是光棍一条。他总抱怨现在的姑娘太现实,却看不见自己把婚恋市场活生生变成了拍卖会。
心理学上有个"曝光效应",说的是人对熟悉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好感。放在追姑娘这事上特别适用——你总得先让人看见你吧?我发小阿强就是个典型例子,长相普通收入一般,但特别会"刷存在感"。他追现在的老婆时,知道姑娘喜欢读书,就每周雷打不动去图书馆"偶遇";听说姑娘报名烘焙课,他二话不说也交钱当学员。半年下来,姑娘早习惯生活里有这么个人,后来顺理成章就在一起了。这可比那些只会晒方向盘照片的强多了,至少人家肯花时间琢磨对方喜好。

再说说"脸皮厚"这个绝招。前公司有个95后程序员,追行政部姑娘被拒三次都不放弃。第四次他改了策略,每天给姑娘办公桌放张手绘漫画,有时是吐槽公司WiFi慢,有时是模仿姑娘养的猫。两个月后姑娘主动约他吃饭,现在孩子都会打酱油了。后来我们才知道,人家被拒后专门报了绘画班,就为投其所好。这种"厚脸皮"背后,其实是愿意为对方改变的诚意。
当然我不是说物质条件不重要,但把感情等同于买卖就太可悲了。见过太多情侣分手时算账比会计还精,却说不清当初为什么在一起。现在短视频里动不动教人"如何包装成高富帅",搞得跟诈骗集训营似的。可真正过日子又不是演偶像剧,你装得了一时能装一辈子吗?我邻居夫妻摆夜市起家,现在还在租房子,但每次看见丈夫给妻子捂手哈气的样子,比什么豪宅名车都让人羡慕。
说到底,追姑娘好比种地,钱和车房像是化肥农药,能让庄稼长得快,但要是连种子都不肯往土里埋,再好的化肥也白搭。所谓"真诚",就是选对种子;"主动"相当于按时浇水;"脸皮厚"不过是多除几次草。那些总抱怨女人现实的男人,不妨先照照镜子——除了银行卡余额,你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?
 
 






















